国内“韭菜们”大觉醒……国庆节放弃酒店,选择搭帐篷,哈哈哈哈
当资本的镰刀,终于遇上了觉醒的韭菜,就有一种报复的快感。
国庆假期,回到老家湖北探亲,没想到武汉街头一道奇特的风景线,在社交媒体上🔥出圈了!
成群结队的年轻人,不再拖着行李箱,到处找比平时贵好几倍的酒店,而是背着帐篷和睡袋,在公园、江滩甚至城市空地,支起五颜六色的帐篷。
![]()
国庆帐篷大军
![]()
绵长的江岸、宽阔的草坪,为搭帐篷提供了绝佳场地。一眼望不到头的露营队伍,让这座传统旅游城市瞬间火了!
你想想,武汉热门地段的酒店,国庆被炒至每晚数千元,而一顶普通帐篷的价格,仅需几百元。一晚省下的钱,吃吃喝喝玩玩,该有多香啊。
不少游客在这些地方安营扎寨,体验以天为被,以地为席,以江为邻的美妙感觉。
有人调侃说,当资本的镰刀遇上了觉醒的韭菜,酒店业今年可能要哭晕在厕所了。
最近,一些开酒店开民宿的老板彻底懵了,白天在景区看着到处人山人海,但是到了晚上,很多房间却空置着。
老板们就奇怪了,这么多人出来玩儿,晚上总得睡觉吧,但人呢?
他们早已卷起一顶顶帐篷,直接去江湖河边、深山峡谷,森林草甸露营了。
网友调侃说,酒店老板做梦也不会想到,打败自己的竞争对手,竟是一顶帐篷。
之前看到媒体报道,某著名景点厕所排队拍照打卡,但是人均消费还不到一瓶矿泉水的钱,游客进来拍完照就跑,垃圾桶里都翻不出来几根烤肠的竹签。
以前一遇到节假日,酒店价格就暴涨好几倍,不管床单被褥多脏多臭,老板都是一副爱住不住的傲娇样。甚至提前订好的房间,都被人高价撬走。
现在,大家更乐意选择穷游,我来都来了,但是我一分钱都不花,就不惯着你。
你搞你的民宿总统套房,我直接搭帐篷对付一宿;你卖你的天价牛肉面,我自带泡面零食……
当资本的镰刀,终于遇上了觉醒的韭菜,就有一种报复的快感。
游客终于活得通透了,从一种炫耀性消费,回归到旅游最本质的核心——对未知的探索、对自我的挑战以及对生活的热爱。
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被服务的、标准化的物质享受,而是开始追求更具个性化、创造性、情感连接和生命力的旅行方式。
几个家庭或朋友一起露营,一起生火、做饭、游戏,这种协作式、面对面的深度社交,创造了一种更温馨的社区氛围,比在酒店里各自待在房间更有意义。
![]()
城市街头的帐篷营地
![]()
而房车露营,是最早践行这种文化的群体,大家从天南海北汇聚于此,很快又分散全国。
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流转,随行的车友也不断轮换更替。不管有多投缘,在路上相逢又惜别,就像前半生的10倍速浓缩快进版。
我现在终于理解,一些地区对房车族不友好的原因了!
普通游客住酒店、下馆子、买门票,消费直接流入当地的住宿、餐饮和景区。
而房车游客住在车上,餐饮常在车上自己解决,这种消费对于依赖门票、酒店和高端餐饮的旅游目的地来说,似乎贡献率很低。
但其隐形消费能力,同样不可小觑。8月份我们在神农架旅居时,很多游客在当地购买土特产,将蜂农的蜂蜜一扫而空。
不少本地人将家里的瓜果、蔬菜等农产品,拉到营地售卖,增加了很多收入。
房车作为一个特殊的载体,在社交媒体上具有天然的传播优势。
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政府或景区,还会赠送礼物,主动邀请房车参加活动,为本地的旅游推广造势。
游客从酒店转向帐篷,是消费主义时代下的一种价值回归。
市井烟火气的Citywalk、菜市场砍价的快乐,甚至社区咖啡店的本地生活体验,比5A景区更有魅力。
赞(131)